社区支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念形式
我们认识到,在农村来说,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用以解决生计问题的策略需求,是要特别关注贫穷和边缘社区,他们的粮食保障和基本需求是根本的诉求。我们相信,个人的持续性只有在社区互助精神中,才能得以维持。观乎中国的社会情势以及『社区伙伴』的项目点的情况,可耕地稀缺不足,人们受困于环境恶化和贫困的恶性循环中,在探索可持续生计时,多元化生产和生态可持续性至关重要。迁移到城市仍然是农村人口维持生计的主要策略,但是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者正计划回流,他们需要有更多的生计选择。
『社区伙伴』的项目重点如下:
- 增强当地社群的能力,让他/她们可以更持续地管理自然和经济资源,确保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
- 支持社区内的互相合作和包容的做法和机制。
- 支持有助达至粮食保障的生态农业。
- 支持多元化的本土经济,减少社区对外界的依赖,促进可持续生活的发展。
- 促进外出民工重新投入农村社区生活。
通常被称为“社区支持农业”或者“社区支援农业”。其定义是:一种在农场(或农场群)及其所支持的社区之间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形式。消费者成为农场的用户,并且承诺在农场整个的生长季节给予支持。用户支付预定款(按照季节或者月份支付),而农场提供新鲜安全的当季农产品作为回报,直接运送给订户或分配给销售网点。社区支持型农业的核心是利益和风险共担,即消费者预付定金,享受优质的农产品并且分担农作物种植失败的风险。
作为一种正在发展的社会运用,推行的是有机食物生产及通常被称为“社区支持农业”或者“社区支援农业”。其定义是:一种在农场(或农场群)及其所支持的社区之间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形式。消费者成为农场的用户,并且承诺在农场整个的生长季节给予支持。用户支付预定款(按照季节或者月份支付),而农场提供新鲜安全的当季农产品作为回报,直接运送给订户或分配给销售网点。社区支持型农业的核心是利益和风险共担,即消费者预付定金,享受优质的农产品并且分担农作物种植失败的风险。
作为一种正在发展的社会运用,推行的是有机食物生产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把社区里的消费者和当地的农场或者农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本地经济、生态环境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第一,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的实施,食品生产和流通的本地化使更大比例的资金留在当地经济中,可以促进当地的就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农民可以获得有保障的支持,同时避免中间商人从中牟利。另外,还可以使农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将旅游、农业、食物、文化和教育等融为一体,加强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为农村里的人了解城市、城市里的人了解农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第二,有助于当地环境的保护。由于采取订单式的生产方式,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在中,农民必须考虑减少甚至解除对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的依赖,以获得新鲜、健康、安全的农产品。而这些活动将改善当地的土壤结构、水资源等环境要素,进而有助于当地环境的保护。同时,由于农产品主要在本地消费,也减少了长途运输所消耗的能源及所带来的污染。
第三,有助于增强人们之间的信任。是一种正在发展的可持续农业体系,建立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互信的基础之上。消费者尊重生产者,使生产者的生活得到保障,这样他们才能安心进行有机食品的生产,消费者才不会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困扰,农业才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同时,成员之间分享的不仅仅是劳动过程和成果,还包括了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了解也强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随着理念的不断扩大,在我国很多地方也开始了的实施。本世纪初,中国人民大学“乡建中心”、香港“社区伙伴”、广西“爱农会”等在北京、广州、山东、广西等地纷纷开展了小规模的实践,让城市购买者参与到农事中来,促使他们反思城乡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自己的生活、消费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对于首都来说,农村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腹地,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资源支撑区。在首都实践和推广的理念,对于首都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运用,强调的是对于价值观和健康生活的理解,其在首都的成功实践,将有助于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二是符合首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前,首都正在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在这一点上,的理念与都市型农业的休闲农业与高科技农业相一致,都致力于健康农业的发展思路。三是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目前,北京正努力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并提出率先在全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CSA发展的理念以及其在城乡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善对于北京推动和谐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四是首都推行CSA具有良好的基础。上文已提到,中国人民大学“乡建中心”等机构已经在北京进行了相关的实践,并且首都具有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各种资源优势,更有助于的成功实践。
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念形式,与我国目前实施的健康农业、有机农业、可持续农业等农业发展理念是相一致的,在农村发展以及城乡统筹发展政策上,这种方式可以看作是目前“城市反哺农村”号召的具体化,因而值得我们期待和尝试。
在中国推广社区支持农业是否可行?南京农业大学有机农业研究所所长和文龙教授认为,通过社区支持农业的方式购买有机食品更新鲜也更直接,是完整意义上的直销。但他也指出,单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社区支持农业并不是最好的销售方式。
和文龙认为,社区支持农业不仅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公益行为。“它不光卖产品,也在宣传环保知识,将有机的概念融入到大家的理解中,告诉大家要珍爱地球。”“国内一些与超市签订直销协议的有机农场,实际上本身并不种植农产品,而是中间批发商。”在国外有机食品销售的主渠道仍然是大型超市,其次是连锁店。“因为大型超市的客流量大,只要打出广告,货架旁有促销员推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社区支持农业接触到的消费者毕竟是有限的,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和精力去做宣传,接受的人也不一定很多。”
和文龙认为,有机食品价格偏高不仅因为其本身成本高,还因为有机食品的生产者对环境作出了贡献,高出的价格是对他们的一种承认。随着今后有机农业渐渐成熟,和文龙认为比较合理的定价是,有机蔬菜的价格是普通蔬菜的三四倍,有机粮食的价格是普通粮食的2倍。
理想模式是成立合作社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何慧丽指出,社区支持农业的模式如果要取得成功,关键要对消费者进行观念教育。
何慧丽在农村挂职期间,曾尝试将农村合作社生产的大米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在此期间遇到的最大阻力是消费者对于食物价格的质疑。她认为,在现有经济体制下,由于过多中间环节,城乡之间出现了隔膜。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超市、加工厂、批发商左右了消费者,同时又将购买价格压到最低。
她认为理想的模式是:在距离中小型城市半天车程能够到达的地区成立合作社,从种子、肥料的采购,到农作物的加工都进行统一化管理,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形成一种健康、诚信的市场机制。
网络跟踪:通约社区支持农业,广州社区支持农业,华景社区支持农业,通约社区,通约江南,通约丑牛,江南丑牛,江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