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讲堂】顿智老师沙漠绿洲历程纪实(摘要)
【农耕讲堂】顿智老师沙漠绿洲历程纪实(摘要)
坤姐(编辑) 酵农业交流平台 2017-02-15
根据顿智老师在《爱心分享1群》语音分享整理
大家好
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这个自然农法
首先,向大家拜个晚年!
我做这个生态种植有九年了,中间走了不少弯路,也总结了不少经验,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帮助,有可借鉴的可以用到你那个额地方,可以吸取经验,少走一些弯路。
我认为,做自然农法、做有机,只要不用农药、化肥,大家都要包容一下,不管什么门派什么方法,都是为了这个环境为了这个安全的食品,大家的道路是相同的。
大家应当是互相多鼓励多帮助都包容。
这两三年自然农法等突然之间就风风火火了起来,这根那个大环境有关,毕竟土地已经被污染到了这个程度,存在食品安全的问题,大家就拼命的去寻找这个放心的食品。
今天晚上,我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年怎么样一步一步走过来,中间有些弯路大家可以吸取教训,避免再走。
我感觉,这个而自然农法就跟修行一样,就是你必须要走过这段路,没有走过就想一下子做成,那时不现实的。因为你没有走过这条路,你没有碰壁,没有这个弯路没有受过这个苦这个罪,它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其实这个也很简单,有些老师反复给你说你一定听不进去,必须要自己去摸索去走,它是甜的咸的你自己要去尝试一下。
我那个地方可能做自然农法这个道路更艰难,我想我都能走成,大家应该比我要方便的多,走这条路要简单的多。
因为我那个地方是一片沙漠,以前是寸草不生的,就是死亡之海塔特拉玛干沙漠。
塔尔拉玛干就是进去出不来的意思。
我那块土地就在这个沙漠边缘,前几年我去的时候,那里到处都是黄沙,没有水,生命都很少很少。
但是,现在这个地方鸟语花香,如果我晚上开车把你拉进去,你白天一睁眼你根本不相信这里几年前还是沙漠。
最早的时候,就是2009年之前,我在内地做了一些工程,手里面攒了一些钱。每年工程做的好,但是食品安全……,还有就是骨子里,想过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
机缘巧合,来到了新疆!结果被新疆这个美、这个辽阔震撼!
我那天就想,留在这地方多好!因为以前不像现在通讯这么发达,可能找一个想吃不打农药的食品都找不到。
我让亲戚给我种,我说一亩地收多少钱我给你拿多少钱,他都不种,他说种不出来。
所以说我就下决心,你们不喜欢我就自己种,正好碰到新疆这么好的地方,就毅然决然的留了下来。
我在这里承包了一千亩的沙漠,戈壁沙漠,这是沙漠的边缘,沙漠里面有石头、有黄沙,黄沙加石头!
我留下来以后就考虑:住在沙漠里肯定不是我想要的东西。因为我跑了这么远下了这个决心,肯定要种出来不用农药化肥的作物,过一种田园的生活,
在这个地方还要生存下去,维持下去,以地养地,不能坐吃山空,不是来玩的,这也不是玩的地方,都是黄沙。
沙尘暴几乎从三月份一直刮到七月份,大半年的时间,刮到七月份还会刮。只是七月份以后没有那么大,间隔时间会长一些,持续会少一些。但是这个三月份沙尘暴是铺天盖地、隔三差五就是这样刮。
我那时就是考虑重点根据当地这个气候,选择了红枣,因为红枣它耐旱、生命力特别强,根扎得特别深。
为了把它种出来,我就买酸枣籽,把它撒到地里面。
当时我去的那个地方特别穷,拖拉机都没有,用那个播棉花的小推车,一个轱轳的那种,播好之后,给它浇上水。
那个水是从昆仑山上引下来的,播种、浇水之后,被风一吹,沙丘大家见过吧,形成波浪一样的一层一层的慢慢集成沙丘,有些被埋住了,有些被吹飞了。
刚开始要把地推平打埂子,然后去种那个酸枣籽。
不管如何,,以后它还是慢慢长出来一些,也有被吹丢了一些。
很艰难很艰难,这个做法肯定不行,后来就开始注意防风,种这个防风林。就种那个钻天杨,这个钻天杨长得非常非常高,大概就是十几亩二十几亩就围成一个圈。
然后呢,就种草。
这个草可以固沙,固住沙不让沙形成那个沙丘。
然后去补种,补种草、补种酸枣籽。就这样弄下去。
我那时就是下决心种出来不打农药的生态食品,对自然农法和这个概念还没有,我是外行,对种地一窍不通,但是就是最早的发心这样去坚持,就是一直一直坚持到现在,真的是很困难的。
当时那个通讯不是很发达,也没有可以借鉴、老师的指导,完全是我一个人在那里摸索,这个路走不通就总结经验,坐在地里面想我怎么去弄、怎么办?
那个条件很艰苦,没有房子,我就搭个帐篷,沙漠里面没有电,最早的时候我点蜡烛。没有水喝,我就买了几个大桶,跑到村子里面隔三差五拉几桶水吃几天。
这个农业它投入非常大,特别是像这样的投入,要推地去种,要种树种草种枣,还要去接工人,每天一睁眼就是花钱哪,花钱真跟流水一样。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傻大方,最早还敢住宾馆,住了半年。
后来资金慢慢紧张了,就住到村子里面去,租了一个破房子,当时那个地方非常穷,那是一座土建的房子,上面露着天,墙壁漏风,门上没锁,那个地方治安非常好,不锁也没有问题。
那个镇子是维族,整个村子就我一个汉族。
慢慢的,这个枣子长出来了,然后给它嫁接。一直坚持到第三年的时候吧。那是枣子稀稀拉拉的,一个成片的都没有,那就慢慢的给他补
再说这个草。当地只有那个骆驼刺,这样的生态不平衡,太贫瘠了,就不是土地,纯是沙,连个苍蝇都没有。需要人为给他增加一些草,需要给这个土地一点营养。
我的后面有一片湿地、草原,老乡养了很多羊,羊吃的是药材,喝的是泉水,我就拉他们的羊粪,给地里增加营养。
农药我一滴都没有用过,就给它加了一点羊粪去调节,羊粪里面有它有各种草籽,慢慢的这个草就长出来了。
草出来以后它长得特别快,把小枣树都盖住了,就要雇工人去锄草。
人工锄草费用那太高啦,几十人锄一天草就几千块,前边锄了,三五天就又长出来了。
后来我又琢磨着养鹅,让鹅去锄草。这个我就没有大规模去弄,养几百只试一下。
我从小就比较爱护动物,我对鹅苗说:我让你来是给我锄草的,你来到地里是我的朋友,我不会把你卖到杀掉吃掉的,你来到我这个地里我就养你们一辈子。
这些鹅现在还养在地里。
现在看来,鹅锄草不是一个完美的办法,不是太好。
一个是鹅在草出来以后,锄草是跟不上的。
另外,鹅太挑剔了,只吃它喜欢的苜蓿,高蛋白的,这个对于鹅来说太好吃了。如果没有苜蓿,它可能吃别的,一旦吃了苜蓿,就别想它在吃别的了,这很麻烦。所以说,他会造成生态不平衡。这个它不吃的草长得很高它不管,苜蓿还没出来就被它干掉了。
再后来,问题就陆续来了
做农业,虫子是个大问题,最先爆发的是蚜虫、接着红蜘蛛也爆发了。
一提起蚜虫,做自然农法的都心惊肉跳,蚜虫、红蜘蛛繁殖太快了,黑压压的一下就起来了。
当时没有这方面的老师,我就问了几个专家,说唯一的办法就是打药,我就是坚决不打,我宁愿它绝收、寸草不长!
然后有人告诉我,你可能是通风不好,太密了!我想可能是我的草太多了,他说你把那个草切一下。
这个地方没有切割机,我就连夜开车往库尔勒跑,我这个地方去库尔勒要横穿克拉玛依沙漠,距库尔勒近八百公里。
到了库尔勒我赶快买了割草的机器。
在这个割草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一种虫,我头都大了!
我一个虫子都控制不住,这个虫子又出来了,我拍了一些照片给北京的人,他们一看,说这个虫好,这是瓢虫,是专门吃蚜虫的,是蚜虫的天敌!
哎,我说(大自然)好奇怪呀!
下面说这个蜘蛛
这个蜘蛛有很多种,它是吃蚜虫,是蚜虫的天敌,它也很厉害。
我就发现那个蚜虫多的时候,那个瓢虫、红蜘蛛繁殖的也非常快。那时我的地里那个草一提就很多蜘蛛,一层一层的密密麻麻。后来发现蚜虫就少了,它不是没有了,还有,但是少了,是恢复到一种自然的状态。
蚜虫少了以后,瓢虫也慢慢少了。他是肉食虫子,它会控制自己的繁殖,它繁殖的就够它吃够它长,它不会大规模的繁殖,它知道繁殖得多的话他会没有吃会饿死。
红蜘蛛爆发时间最长,酸枣的叶子上面都是。
蚜虫不太喜欢在枣树上,它喜欢在草里。
这个红蜘蛛喜欢在枣树叶子上,那个树都半死不活的。
红蜘蛛爆发可不得了
我就是不打药
当地那个乡长他告诉说:你不打药我们也没有好办法,你用清水喷一下,可能会缓解。我就经常用清水去喷,会好一些,但也不是决定性的。
后来我发现,它的天敌来了
就是那个中华草蛉,这个草蛉控制红蜘蛛很厉害的,一只草蛉就可以控制一大片
没过多长时间,我发现草蛉数量越来越多了,等红蜘蛛慢慢少了,被控制住了,这个草蛉也是少了,回到一种非常和谐的那个状态,数量也不多、也不少,可能就是刚刚好。
现在,我这里的虫子,很多我叫不上来名字,蚂蚱什么的,连螳螂都有了。你说这个地方怎么会有螳螂呢?
蚂蚱、螳螂是很脆弱的,在周边没有见过,一打用药他们必死无疑
还有鸟儿,它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其实它吃你的作物吃不了多少东西,我就是把它完全放开让它吃的,你喜欢吃我就热烈欢迎。
所有的鸟儿都来我这里,我的地里天天叽叽喳喳大合唱。
你看这些麻雀,麻雀我都不会去赶,我说你们爱吃多少吃多少,愿意吃多少吃多少,给我留下一些就可以,实在不行你们全吃掉吧,我,恩共享。
后来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都惊呆了,库尔勒的人组织了考察团,两辆大巴车过来。
他们到我地里一看这么多的鸟,鸟儿对梨子的很感兴趣的,奇怪的不得了,那个鸟儿居然不吃我地里的梨子。我种的苹果,也是那个样子,这鸟儿不吃我的梨子和苹果。
群里很多种果树的有会知道,有虫了不打药意味着什么,很多就是绝产。
它不是完全不吃,就是说,包括虫子,各种虫子,比如蚂蚁、马蜂等,好几种虫子喜欢甜的。吃的时候,只吃这一个,蚂蚁吃这个、虫吃这一个,鸟也只吃这一个,一直吃到只剩下一个核一张皮,它不会碰其他的果子
其实他们没吃掉几个呀,一年也吃不掉几个
它们都给我留着,动物是有灵性的,真的。
鸟是生态链最重要的一环,那个食心虫我们都知道,我的地里是很少很少的,植物也是很聪明的。你看那个枣子,枣子在青的时候,虫子一吃它,它就会迅速变红,变红就是报警,不知是否会释放某种气味,这是一种求救的信号。
红色,是警告色,在青的时候忽然有了红色,鸟儿就来了。一年,我那个地方被虫吃的枣子不多,最多也就挑出来三二百斤吧。
鸟肯定喜欢吃,吃就吃吧。
供养虫子、供养鸟、供养土地。有些枣子落在地上,草很多会找不到,那就不捡了,那就供养大地。
叶落归根,这个果实,落到大地上,形成腐殖质,那个土地更有营养,被植物吸收。
它没有浪费,包括被鸟吃掉,被老鼠拉到地里去,它吃不完,被悟到地里,腐化掉,变做肥料,那时很高级的肥料,最终被大地、被植物吸收掉。
做到这个时候,人就越来越轻松了
我那一千亩地,三五个人就弄完了。
我这是完全一个人在哪里悟出来的,没有老师指导,那里就没有人。
这个土地,你看,走上去跟面包一样
以前不知道割草覆盖的重要性。2016年才开始割草,以前也是走一些弯路,人工割草根本不可能,鹅锄草也不好,一个是造成土地板结,二是生态不均衡。
最好的办法是留草,每年割上1—2次,割完的草覆盖到地上,形成厚厚的腐殖质,像深林里一样,虫子也可以冬天越冬,虫子会越来越多。不要怕虫子多,虫子越多越好。
虫子的种类越多,它的生态越好,生物链越丰富完整。我现在再也不担心各种虫害了。
我这里虫子种类很多,有些我都叫不上名字来,蚜虫、红蜘蛛、蚧壳虫……
有的专家来了,看到我地里的虫子大喊蚧壳虫、蚧壳虫……
我说喊什么呀,这些都是我的朋友啊……
他用一种很奇怪的眼光看着我
他们来时,很多人都不相信,听说新疆有个人种植不用农药,说那不可能。
包括现在,前几天有个新疆兵团的领导,听说我这里种植不用农药化肥,告诉他要来学习一下,他说不可能,那东西是骗人的。
从他思想上要是不信,那就不可能往下做了
2014年我去申报美国、日本、欧盟的有机认证,他们来到这里认证时,看到我这个情况,他说我给你说实话吧,你这个已经超过了我们日本的有机标准,我们的有机也不会有这么严格的,超过太多了。
其实,这就完全是自然农法了。
2016年时,我连羊粪也不用了,全部自然生长了,虫子由虫子控制,虫子由鸟控制,鸟由老鹰控制,鸟太多的时候,鹰就来了,它都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这样呢,成本就降下来了,割草的成本是承受不了的,让它长起来,一年就割一次,倒了就是很好的绿肥、腐殖质。
日本有机认证拿我的枣去检测,300多项全部为零,没有一丁点的污染。瑞典一个公司检测的,当时他们对检测结果都很震惊
很高兴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相信我们这个食品会越来越好,我相信在世界上,以后说起来最好的食品在哪里?就在中国!
现在我这个地方,你看连仙鹤都来了,离我的世外桃源目标应该不远了吧。
环境也越来越好,走在里面,这空气是香甜的、清新的。
我旁边的沙漠里面,比我这里至少高6度,沙尘暴起来的时候,我的田园里没有什么影响,里面是很舒服的。
我也希望更多的人投入到改善环境、改善食品安全的队伍中来,以后我也多多跟大家学习、交流
谢谢大家!
张坤根据顿智老师在《爱心分享1群》语音分享整理
在此再次感恩顿智老师的无私分享
向顿智老师坚韧的精神致敬
整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参入了个人的理解感悟,领会或有偏差,还望曰者借鉴中有所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