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致猪价持续上涨,专家:新一轮猪周期或已经来临
假如以猪年春节为分割点,大家可以看到,春节前后的猪价变化令人震惊。在非洲猪瘟影响下,今年过年前后的生猪行情走势与往年截然相反。年前是传统的猪肉消费高峰期,但猪价非但没能上涨,反而持续低迷,东北地区出现了3元多一斤的超低价。在往年,春节后是猪肉消费淡季,今年的猪价却在震荡中保持上涨。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三大因素致猪价持续上涨,专家: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开始。
三大因素致猪价持续上涨
春节后,全国生猪外三元平均价上涨幅度达到0.6元/斤,在北方,上涨幅度普遍在1元/斤以上,这让很多年前扎堆把猪抛掉的养殖户后悔不已。仅仅过了一个春节,猪价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反差呢?专家认为背后主要有三个因素支撑:
首先是生猪产能减少,关于全国生猪产能到底降低了多少,众说不一。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山东产能降低幅度约在8%-10%,河南的降幅更大,普遍认为在30%-40%之间,部分地区的产能降低幅度可能达到50%以上。由此可见,东北、华中地区的产能降幅更大,原因是这两个地方前期的疫情更为严重。西南地区的产能降幅可能介于华北和东北之间。
其次是能繁母猪存栏减少,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8年12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比11月份降低8.3%,母猪存栏数量已经跌到3000万头以下。据笔者了解,在去年的抛售潮中,很多养殖户把带崽的母猪都给卖掉了,仔猪和母猪价格连续数月降低。能繁母猪存栏减少必然导致今年生猪存栏减少,所以说今年的大形势是生猪供应面临不足的风险。
最后一个因素是养殖户补栏减少,关于这一点,一线的养殖户朋友恐怕不难理解,去年一整年猪价都萎靡不振,养殖户补栏减少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虽然在去年下半年,浙江、福建等高价区的养殖户积极补栏,但对全国生猪规模的影响十分有限。如果说去年养殖户不愿意补栏主要是因为价格因素,那今年养殖户补栏仍然没有大的好转,那就是因为非洲猪瘟疫情的原因了。
专家:非洲猪瘟疫情恐将长期持续,新一轮猪周期或已经来临
大家都很关心非洲猪瘟疫情到底何时才能扑灭,目前来看,疫情或将长期存在,非洲猪瘟病毒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污染面啊,想要短时间内彻底根除恐怕没那么容易。广大养殖户朋友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未来两到三年,甚至四到五年内,非洲猪瘟的威胁恐怕将一直伴随养殖户左右。因此,疫情防控一定要长久坚持,容不得半点松懈,谁要是在防疫上瞎糊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在来看,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持续降低,在疫情威胁下,养殖户不敢大规模补栏。这两者结合起来,必将导致在未来一年,甚至两年时间内,猪价将保持持续向好的走势。也就是说,新一轮猪周期或已经来临,这轮猪周期可能持续到2020年,甚至到2021年,这一切都取决于非洲猪瘟疫情的走势。眼前两三个月内,猪价可能还会出现短时震荡,但猪价总体向好的趋势不变,养殖户要认清目前的大形势,根据当地疫情和存栏情况,合理安排补栏和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