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们打造“开心农场”,还把菜种到警局,轰动全球!

来自产品维基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民宿头条2020.7.2 以下文章来源于龙猫民宿 ,作者点击右边关注→

去年7月1日开始,上海实施了史上最严格的垃圾分类措施。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不少当地的小伙伴叫苦连天。

“接下来的一周,要熬夜背垃圾分类指南了。不小心丢错的话,最高会被罚200大洋。”

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吐槽,是不是因为打心底里,我们还是没有把环保,当做自己的事。

习惯把问题甩给有关单位,然后从中挑刺,这就是大多数人口中“应尽的义务"。

“既要抓经济,又要抓环境,讨论了半天,也没见落实多少。”

刚从环境问题研讨会回来的Pam,召集了一群好友来家里吃饭,聊起会议上的所见所闻。

“光指望上头力挽狂澜,也不知道得多长时间。”

“那有什么是我们在这就能做的吗?”一群人在餐桌边热烈讨论起来。

“种菜!”

不需要高昂的成本和技术,就能换来生机勃勃的绿色,还能吃到最新鲜的蔬果,这个主意,得到全场高票赞同。

为了让其他小镇居民也能参与进来,Pam在小镇的公告栏上,张贴出集会的海报。

没有准备精美的报告,也没有请来权威专家,她心里盘算着,在这个不到2W人口的小镇,能来5个人就满足了。

结果当天来的人,就超出了预想的10倍。

“我们没有黑科技,不管你是老人还是小孩,穷人还是富人,都可以参与。”

“只需要一点种子和汗水,就可以给我们自己一个不一样的小镇。”

Pam兴奋地展示着自己买来的大袋的种子,还带着他们到路边空地上,亲自演示怎么施肥、浇水。

简单上手,还能吃到亲手种的天然食材。在Pam的感染下,大家纷纷拿出家里种子,一起种在小镇的角角落落。

很快,这股热潮蔓延到整个小镇,就连警察也加入他们,在警局门前种起了可爱的小瓜苗。

每家每户的门前、主干道两旁的空地、山上的小径边,到处都是鲜艳欲滴的花卉,新鲜可口的瓜果,形状迥异的草药。

整个小镇彻底告别了毫无生气的模样。

居民们沉浸在种菜摘果的乐趣中,彼此打招呼的开场白,也从老套的“今天天气不错”,变成“今天你种菜了吗”。

这个“可以吃的小镇”名声越来越大,吸引了不少人特地前来打卡。

Pam和朋友们设计了观光线路,给初来乍到的小伙伴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保护了菜地,避免被人不经意破坏。

走在路上,顺手摘个果子。这里的树都没有喷农药,用衣袖擦一擦就能入口。

尝一口,皮薄肉厚,汁水香甜。

在丰收时节,居民们还会自发拿出“看家宝贝”,聚在一起采摘、烹饪、品尝彼此的手艺。

食物的香气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在增温。

保护环境,还要从娃娃抓起。Pam到学校,给学生们开课。

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学会一步步搭起温室菜棚,一天天记录下小菜苗的成长。

收成的那天,看着孩子们满心欢喜地捧着劳动果实,Pam心里是说不出的感慨。

一时兴起的餐桌会议,演变到今天的全民运动,这个籍籍无名的小镇,现在是各国的考察圣地。许多人不远万里从美国、日本跑来取经,把这里的模式照搬回自己的家乡。

普通人的一小步,也可以是社会的一大步。

跟Pam一样,Rob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居民,却在当地,掀起了一场环保飓风。

虽然只是一个普通讲师,但他一直致力于向学生传输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006年,他亲手制定了一项计划——鼓励大家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

到今天,不到3W人口的小镇里,已经有8000人加入。

走进小镇,你会惊奇地发现,每一栋居民楼上都有太阳能电池板,而市政大楼上就有74块!

统计下来,每个家庭每年可以减少1.2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年的支出就能节省下600英镑。

Rob还在当地定期举办培训沙龙和俱乐部,把环保的观念不断传达给每个来小镇的旅客。

这个走在环保前沿的小镇,还被BBC评为未来社区典范。而Rob在2008年出版的《转型手册》,也成为英国议员必读书籍之一。

改变世界,无法一朝一夕,但绝对是一点一滴。只要怀抱着让这个世界更美好的心,再渺小的人,也能有撬动地球的能量。


大妈们打造“开心农场”,还把菜种到警局,轰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