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然农法发展历程

来自产品维基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自然农法与现代农业>自然农法 日本自然农法发展历程

正式提出自然农法的创始人是日本的冈田茂吉,

1938从旱田开始研究自然农法,

1942年开始研究水稻,并指出化肥栽培的作物对人体是害处的,因而提倡“无化肥栽培”。

1943-1947年因为作物不断增产,品质优异,信众增多,这段为启蒙普及期。

1948年在他自创的宗教团体内部出版的刊物上介绍该做法,许多别的报刊也转载,进入宣传和推广阶段。

1950年,正式称为“自然农法”,51、52年出版图书推广,并成立“抵制食品公害,维护健康会”。但遭到行政机关压制。因为日本当时要推广化肥农业。

1953年成立“自然农法普及会”,次年出版物发行量达100万册。

1955年冈田茂吉去世。他的教众世接着在日本设立了53自然农法试验场,召开农展会。

1963年十周年庆典活动,表彰有突出表现的人员,次年又召开了首届自然农法促进会。

1968年在商会设立自然食品店和专柜。

1969年,因为不断出版图书抨击农药危害,呼吁关注环境问题,这种与日本经济发展的思路不一致, 加上工业化的冲击,被迫解散自然农法普及会。活动转移到国外发展。1970年在泰国开始建立实施农场。

1971年重建自然农法研究委员会,日本有机农业研究会,并确立五年发展计划,72年召开农法负责人大会,重开自然食品专柜。并邀请各方面专家成立了环境科学综合研究所。在美国也设立农场。此后活动很活跃,主要侧重于,A关注农药对人体的影响,B推进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相互理解C探索健康有效发展的模式D强调维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E推广竞争机制,抵制有害的商业手段的入侵。

1973年成立专门流通自然产品的机构MQC,75-78年在东京和在日本中部设立流通中心。

1979年在巴西设置农场,日本国内也增加了更多农场。

1982年创立的全国自然农法国际综合开发中心和MQA研究所。这是划时代的一年,进入真正的自然农法活动时期。

1990年,建立了在长野县松本市郊等附近城市设立了农业试验场,开展了大量的系统性的工作。

1989年第一次在泰国举办了救世自然农法国际会议,之后两年一次,先后在巴西、美国、法国、印度尼西亚及朝鲜举行过。

2002年1月在新西兰举办了第7次国际会议,32个国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在世界上产生广泛的影响。 人为自然农法的特点 1.充分发挥土壤原有的力量,生产安全优质的产品。 2.可持续生产的生产体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因地制宜准备农田环境,实施轮作套种;利用绿肥、堆肥和含有各种养分的物质,以维持和增强地力;并利用间作、天敌等技术以生态学方式防除病虫杂草。 4.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不用未腐熟的农家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