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斌村长语录
村长语录一:
农耕是什么? 农耕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农耕是一种淡泊的人生态度,农耕是一份天地人的责任。 当你选择了农耕。你就选择了简单与自然,你就选择了与天地的通融,与松竹为友,与日月为伴,与花鸟鱼虫为伍。你选择了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你选择了农耕:你就选择尊重与敬畏。春花秋月,寒暑交替。一株野花的绽放,一粒种子的旅程,一只虫子的蜕变,每一种生命在皇天厚土间都是自由而随性的,不屈而艰难的。你不过是他们中的一份子。你不必爱护它,你只需要尊重它。 因为百年以后,你可能就是一株秋风里的狗尾巴草。
村长语录二:
农友及农产分享者: 大家好! 我们这代人搞农业(很多人是转行来的)是有承上启下的使命的,传统农耕文化,老种子等如何继承发扬/杂交种,转基因技术,大棚种植,无土栽培,机械化,酵素等现代品种与技术如何对待与利用/耕地的使用权限与地力保护,环境 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现有农民的利益保护,农业接班人的引领培养/水果,茶叶等与基本口粮的种植面积的均衡/如何利用本地市场,微信朋友圈,微店,网络平台等营销手段等等都需要探索形成共识。 故而我倡议大家理性,客观 地面对,良性而有效地交流。 中国幅员辽阔,从东北大平原到哈尼梯田,东南西北耕地块面,土质,气候差异很大。人口这一生产要素加消费要素分布十分不均。故而不可能是单一的模式,一定是多元化的。产品等级也应该是高中底分布的。 群友中搞农业的组成十分复杂,规模,水平差异巨大。从业人员有院士级的,也有朴树没读过几天书的乡里奶奶级的/有转行专业农业的,也有干着律师,教师,医生,建筑等工作又附带农业的/规模上有全国各地数个基地上万亩公司化营运的,也有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的,有十亩八亩自足有余的,也有三几百亩专门市场化的/组织上有一两个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也有组织起了技术队伍,生产队伍,营销队伍的。 分享者中有朴树的出于食品安全考量而又没多少专业知识的家庭主妇,也有十分专业考究的营养师美食大咖。 据以上情况,生产,合作,买卖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各种状况与矛盾。良性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团结互为支持就显得十分重要。切望大家深思!避免因几个玉米棒子的小小交易闹得不可开交。 顺祝生产者风调雨顺!祝分享者家庭安康!再祝福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及与我们一起生存的万物合谐共荣! 王世斌 2019年9月15日于衡阳招兵山
村长语录三:
为什么说农业后继无人? 首先:出生于四五十年代的中国最后一代传统农民(也即父辈)现在是60到80岁,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已经或即将丧失劳动力,而且大都背弃了传统,热衷于化肥与草氨磷农业。
第二,六零年到七五年出生于农村的(也即我辈),少部分通过高考已成了城里人,大部分成了万科工地上一天挣三四百的农民工与世界工厂里七八千/月的打工者。这类人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在城里购了房,或者给子女在城里购了房。虽也有很多在乡下建了房,他们六十多岁(还有五到十年)回到乡下是不会作职业农民的。因为①他们基本都有保险,解决了养老生活费。②他们很多人会进城照顾孙子到小学毕业(那时也就七八十岁了)。③一天挣三四百甚至五六百元的建筑工人,你农场想他以后帮你干农活你打算开多少工钱?
第三,八九零零后出生的农村人(也即我们后一辈)会去当农民吗?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不会! ①他们已基本西化,网络化。对农活农村一问五不知毫无情感。②他们中百分之五十上了大学。③其他一半人有搞建筑的,有搞网络主播的。还有百分之几是城不城乡不乡的不伦不类
综上所述: 五到十年后的中国会出现大的资本农业,小型综合农场,各种小规模专业种养殖场等型式的农业产业主体。但他们都会面临同样的无法解决的难题:劳功力极度短缺! 资本农业大概可以通过高度智能化与机械化来解决。但他们一定会造成两个问题:①就业岗位的减少。②产品的营养性与安全性的不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