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支持农业:你的世界,我不懂

来自产品维基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CSA综合介绍   CSA组织   CSA实现过程   法律咨询   书籍和文献  

社区支持农业:你的世界,我不懂

发布时间: 2010-2-9 14:47:38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本报记者 王宏旺

民间组织极力推动的“城乡互助”,对还在求生存谋发展的合作社来说,无法产生共鸣
  生态番薯,生态大米……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在铺面里安静地躺着,这是北京路137号——绿耕城乡互助社的所在地。年关将近,北京路异常热闹,在这条人来人往的广州著名购物街里,这座地板斑驳、外观古朴的四层小洋楼显得与周围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张和清丝毫不以为意,在他看来,把城市中心与遥远的乡村通过农产品连接在一起,正是完成自己心愿的一个方式。
  在他身后,一个名为“社区支持农业”的运动,正在全国各地呈星火之势。在农村直面城市、农民握手市民的过程中,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严海蓉认为,合作社应发挥纽带作用,然而,国内合作社被限定在专业范围,成为纯粹的经济组织,这让合作社在这一运动中,面临缺席和失语的风险。
  严海蓉介绍,所谓“社区支持农业”,是上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和日本兴起的社会运动,旨在解决机械化大生产引发的生产者与消费者隔膜问题,“比如超市中摆着的农产品,我们不知道它是怎么生产的,是否健康,有可能农业工人是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生产。”因此,社区一些崇尚健康和人道理念的消费者希望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他们对农场运作作出承诺,让农场可以在法律上和精神上成为该社区的农场,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以承担粮食生产的风险并共同分享利益。
  绿耕城乡互助社便是在这一理念支撑下成立的。2009年12月1日,绿耕食品经营部试营业。据悉,这是广州首个“社区支持农业”项目实践。
  张和清副教授把它看成自己十年心血的凝结。目前,绿耕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主要来自广东从化、云南平寨和四川映秀。消费者则主要是关心孩子成长的妈妈、热心公益的环保人士和崇尚养生的人士。小洋楼的二楼,是双方进行互动的场所,消费者和生产者面对面交流,互相了解。“最终希望达到社区支持三农、村民惠及居民的目的。”张和清语调平缓而坚定。
  然而,这一如火如荼的运动,却面临着不小的尴尬。无论是生产者一端,还是消费者一端,都并不容易拓展。农民使用化肥农药已成习惯,生态种养的观念还难以深入人心;受制于相对高昂的农产品价格和传统的消费观念,消费者网络的拓展也较为艰苦。
  而更为困难的是,本来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发挥连接纽带作用的合作社,却在这个过程中缺席,使得目前从事该运动的,都是民间组织或者大学教授。绿耕城乡互助社,其实是一个NGO,而不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严海蓉认为,“社区支持农业”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对立的一种小众化、小区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然而,中国的合作社却从一开始便被定位为“专业合作社”,是一种经济组织,一方面失去了承载文化功能,另一方面自身却努力想成为顺应市场潮流的“企业”。“本来合作社可以在社区支持农业当中发挥桥梁作用。”严海蓉说。
  实际上,将合作社引导成生产专业农产品的经济组织,是国家行为,2007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章第二条便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张和清希望在北京路小洋楼里的互动,能够让居民了解农民的辛苦和勤劳,体谅农民的苦处,最终达到的目的是减低社会排斥,化解二元社会带来的城乡隔阂问题。这种带有社会意义的活动,对还在求生存谋发展的合作社来说,无疑太过高远。在首届南方农村报·农民合作社讲习所上,对于“社区支持农业”的理念,来自广东各地的若干个理事长连连摇头,无论记者如何解说,他们都无法产生共鸣。 网络跟踪:通约社区支持农业,广州社区支持农业,华景社区支持农业,通约社区,通约江南,通约丑牛,江南丑牛,江南仁